直擊脫貧攻堅(四)—— 第一書記胡松竹:在孤獨中堅守
文/圖 龔世丹
山高石頭多,出門就爬坡,光棍還有三百多……這催人淚下的山歌,被務川自治縣分水鎮王武村人代代傳唱。
王武村地處分水鎮東南部,距離鄉政府14公里,平均海拔1100米,地勢陡峭,交通不便,全村共765戶、3265人。受基礎設施滯后、生產方式落后、收入渠道單一等因素的制約,一類貧困村的“頭銜”,似乎成為了王武村擺脫不了的標簽。
經常是在田間地頭,胡松竹和村民們聊著家常
“相比城市,這里肯定是非?!疅o聊’?!比ツ?月,胡松竹作為遵義市鐵投(集團)公司派駐到王武村擔任第一書記,開展精準扶貧駐村駐村工作。
初來乍到的胡松竹,他的住處就在村委會辦公室的樓上的宿舍,只有一張床、一張桌子,沒有電視、沒有電腦,“那時候一閑下來的時候真不知道干什么!”
多少個炎熱和寒冷的夜晚,一個人,一個小房間,一張床,一個很陳舊的電暖爐,這一待,就是21個月。
堅持,不易;堅守,更不易??删褪恰皥猿志褪莿倮边@句簡單的話語,讓胡松竹在孤單中堅持了下來,一件件事,慢慢地理順。
200平方米的群眾綜合服務站
走進王武村村委會辦公室,可以看到脫貧攻堅作戰室、村監督委員會辦公室、警務和綜治調解室、計劃生育辦公室、文化圖書室……一個個科學便捷的服務窗口進一步提高了干部的辦事效率,村民們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地交醫保、領取賑災糧,也方便了村民找干部解決難題。
胡松竹說,以前的村委會辦公室沒有設置專門的服務窗口,老百姓找干部辦事全都擠在一個房間里。為了完善村級辦公陣地,提升村委會形象,改善村民辦公環境,遵義鐵投投入70萬元修繕村委辦公場地,還新建了一棟200平方米的群眾綜合服務站,特別留出一間屋子作為王武村的文化活動室,用于召開村民大會的時候使用。一改以往辦事格局的村委會服務場所,更貼心的為村民們提供了各項服務。
新建的王武村衛生室,解決了當地村民看病難、就醫難問題
最讓當地村民感到高興的,是村委會樓下一塊空壩里新建成的一棟兩層樓的衛生室。
說起看病,無疑是村民們心頭的大事。由于條件有限,整個村里只有一名村醫,沒有看病的場所,就在在村委會辦公室的一間小屋子里,臨時設置了一個看病室,一旦遇到頭痛腦熱的病人需要打點滴時,連個躺著的地方都沒有。
胡松竹急在心頭,將這個情況向遵義鐵投領導作了匯報,同意將扶貧資金的37萬元投入到新建村級衛生室上,并于去年底建了一個嶄新的王武村衛生室。
現在的衛生室,寬敞明亮,有了精準扶貧便民醫柜,有了很多間供村民就醫休息的房間?!靶〔〔怀龃?、大病不出縣”,解決了當地村民看病難、就醫難問題。
“在扶貧的路上,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,丟下一個貧困群眾。脫貧攻堅,任務艱巨,時間緊迫?!焙芍裾f,今年王武村作為出列村,任務艱巨,脫貧攻堅只能成功。
在他駐村期間,遵義鐵投主要領導多次實地調研,根據調研結果與務川縣委、縣政府以及分水鎮黨委達成共識,遵義鐵投于去年5月到位扶貧資金600萬元,用于王武村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建設等方面。
截至目前,王武村委會至冷背丫(小地名)人行便道投入使用;群眾娛樂健身廣場和停車場投入使用;王武村辦公場地改造完成投入使用;群眾綜合服務大廳主體完工,大大提升了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……通過一系列的精準幫扶,極大改善了村民居住、生產和出行環境,為當地脫貧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在孤獨與堅守中,胡松竹堅定地說著,會不斷以鐵投精神和鐵投文化激勵自己,做一名合格的“第一書記”,打贏這場輸不起的脫貧攻堅戰,絕不辜負王武村3265名村民的期望。
上一篇:真幫實干 助推脫貧攻堅
電話:0851-28797768
網站:http://www.hoodlumradio.com/
地址:遵義市新蒲新區禮儀鎮高鐵新城新南大道遵義交旅投集團大廈16、17樓(高鐵站旁)
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